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和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中犯罪,需要依照刑法进行刑事追究;而民事诉讼则是指个人或企业之间因民事纠纷而进行的诉讼,需要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审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职务犯罪和民事诉讼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徇私舞弊,违法发放、截留、挪用、私分公款或者其他财物; (二)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物、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严重损失或者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害;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四)违反国家规定,参与经营活动,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侵占国有资产; (五)泄露、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者引起不良影响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民事案件是指因民事权益纠纷进行的诉讼。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受贿行贿。国家工作人员有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违反职责的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职务犯罪和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但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中有违法行为,造成个人或企业的民事权益受损时,可以同时进行刑事追究和民事诉讼。同时,依据宪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得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违反职责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