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放弃继承权后是否可以恢复?
释义
    本文介绍了遗产处理的相关规定以及放弃继承权的相关知识。遗产处理前还可以恢复,而遗产处理后则无法再恢复。受遗赠人应在六十天内做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否则将视为放弃受遗赠。放弃继承权的表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必须是已取得继承权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放弃必须在遗产分割前做出,方式应当是有足够公信力的,且一经做出即生效力。此外,放弃继承不得附条件和期限,也不得部分放弃继承。
    法律分析
    在遗产处理之前,还可以恢复;
    在遗产处理之后,就无法再恢复了。受遗赠人应该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天内,做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如果六十天后仍未作出表示,就视为他们放弃了受遗赠。
    3、放弃继承权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继承人的认可即成立。一般情况下,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承认的。
    4、继承人如果想重新取得继承权,在其他继承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必须由人民法院来决定是否可以恢复继承权。人民法院会根据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提出的恢复理由重新进行认定,非经法院认定程序,继承人不能自行恢复。而且,恢复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提出,如果遗产已经分割处理完毕,成为各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法律明确规定是不予承认的。
    5、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一、如何认定放弃继承权?
    1、放弃继承的主体,必须是已取得继承权的人,并且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放弃继承的时限。法律规定接受与放弃继承的表示,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在继承前做出的,不能发生放弃继承的法律效力,可以随时撤销或变更。
    3、放弃继承的方式。继承人放弃遗产对其他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且放弃继承有对世的效力,故各国普遍认为,放弃继承应当以有足够公信力的方式做出。放弃继承是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一经做出即生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向其他继承人做出该意思表示,只是尽通知义务,目的在于让其他继承人知晓,并不是需要其他继承人的确认。
    4、附保留条件的放弃继承。放弃继承不得附条件和期限。也不得部分放弃继承。附保留条件的放弃继承不发生法律效力。
    结语
    遗产处理前可以恢复,处理后无法再恢复。受遗赠人应在六十天内做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受遗赠。放弃继承权的表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已取得继承权、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遗产分割前做出等。放弃继承对其他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应以有足够公信力的方式做出,且一经做出即生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