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地违章不处理行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关于外地违章的处置方式,其中本地处理和异地处理两种方式。本地处理需要驾驶员本人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虽然手续繁琐,但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提出申诉。异地处理则可以通过异地朋友代办或一些开展了异地违章代办的车友俱乐部或其他相关经营机构办理,但需要注意相关协议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分析 一、关于外地违章的处置方式,您认为可行吗? 违章问题必须得到相应的处理。 虽然异地违章可以在本地进行处理,但操作过程相对繁琐。 1、本地处理 本人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因各地的处罚方式不同,请注意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或复印件。 特点:手续繁琐、过程复杂。 2、异地处理 通过异地朋友代办,如果违章当地有朋友的话,可以直接把将违章通知单、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证件的原件或复印件递送给朋友,请朋友代劳办理。 特点:一劳永逸,可节省不必要的舟车劳顿,但由于某些省市交管部门不接受他人代办,仍需驾驶员本人办理。 如果车主对违章处罚不认同可通过法律诉讼提出申诉。交通违法当事人如有不服,应在收到异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交警大队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在3个月内向违法行为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异地违章处理方法有哪些? 1、本人去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因各地的处罚方式不同,请注意要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或复印件前往。这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其弊端是手续繁琐、过程复杂。提示:手续繁琐、过程复杂。 2、通过异地朋友代办,如果违章当地有朋友的话,可以直接把违章通知单、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证件的原件或复印件递送给你的朋友,请朋友代办。提示:方法二对车主来说好处是一劳永逸,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舟车劳顿,但是某些省市交管部门不接受他人代办,仍需驾驶员本人办理。 3、通过一些开展了异地违章代办的车友俱乐部或其他相关经营机构办理,这些代办机构一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代办前要与车友俱乐部或经营机构签订相关协议,以免事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拓展延伸 近年来,随着交通违章罚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一些异地违章代办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代办服务,帮助当事人规避交通罚款。然而,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还可能导致当事人承担法律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同时,该法也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罚款、记分等。这些规定表明,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交通违法行为责任,而代办机构则无权代替其缴纳罚款。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也对行政处罚的程序进行了规定,要求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代办机构在代办过程中,可能存在违法行为,如泄露当事人信息、虚构事实等,这些行为均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因此,异地违章代办机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当事人应遵守交通法规,如有交通违法行为,应自行承担责任,并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如委托律师进行维权。同时,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代办等违法行为,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异地违章的处置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本人去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和通过异地朋友代办。本人去当地处理虽然手续繁琐,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通过异地朋友代办则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舟车劳顿,但需要注意某些省市交管部门不接受他人代办,仍需驾驶员本人办理。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开展了异地违章代办的车友俱乐部或其他相关经营机构办理,但需注意相关协议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在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扣留机动车驾驶证交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具有本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一)、(二)、(三)、(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的,扣留机动车驾驶证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处罚决定生效前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扣留一日折抵暂扣期限一日。只对违法行为人作出罚款处罚的,缴纳罚款完毕后,应当立即发还机动车驾驶证。具有本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五)项情形的,扣留机动车驾驶证至考试合格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