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务合同是否能成为劳动关系?
释义
    劳务合同签订后也能认定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可以向有过失的接受劳务一方追偿,同时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并向接受劳务一方请求补偿。
    法律分析
    一、签了劳务合同也能认定劳动关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劳务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拓展延伸
    劳务合同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劳动关系的关系
    劳务合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用于雇佣劳动者提供特定的劳务。劳务合同在法律上被认可并具有法律地位。然而,劳务合同与劳动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劳务合同通常强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劳务的具体内容和期限。与传统的劳动关系相比,劳务合同更加灵活,双方在合同中可以自由约定劳务的内容和报酬。然而,劳务合同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劳务合同的雇佣关系更加独立和临时,雇佣者对劳务者的管理和控制权相对较少。尽管劳务合同与劳动关系存在差异,但在法律上,劳务合同仍然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劳务合同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具有法律地位。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符合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劳务关系的形成和劳务造成的损害责任也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劳务合同相对于传统劳动关系更加灵活,但仍然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双方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