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议庭和开庭区别 |
释义 | 法律分析: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其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临时组成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则自己担任审判长。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如果意见分歧,应当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评议笔录,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 一、离婚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离婚开庭需要3到6个月。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是六个月,法院可以受理了就开庭,庭审之后当庭宣判。一般情况下,两个小时左右时间可以审理普通案件,如果是证据复杂的案件,有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一)、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1、组成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合议庭的组成成员为3人以上的单数; 2、合议庭组成人员首先应当审查上诉人、被上诉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不是在法定上诉期内提起的上诉,上诉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合议庭在对上诉行为审查之后,应当审阅案卷材料,熟悉案情,必要时可作调查; 4、合议庭对上诉案件,经过阅读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运行判决、裁定。 (二)、开庭审理的步骤如下: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进行法庭调查; 4、进行法庭辩论。 总之,离婚开庭需要3到6个月。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成合议庭、对提起上诉的活动进行审查、查阅案卷材料、熟悉案情并作必要的调查、决定是否开庭,确定开庭的时间、地点,开庭审理后需要宣布法庭纪律、开庭、进行法庭调查、进行法庭辩论。 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由谁审理 审判员。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审判人员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民事案件的,一般是要组成合议庭的,而合议庭是由相应的人员组织的,并且人数要单数。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评议原则 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成员告知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开庭通知和公告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