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无人继承的遗产一般是由国家进行处理。法律对此的具体规定是,所谓的无人继承的遗产是指公民死后没有法定继承人,又无遗嘱,或者全部继承人都放弃或丧失继承权时的财产,而无人继承的遗产,如果死者生前是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无业城镇居民,其遗产权归国家的所有。但也存在集体性质的遗产,即如果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归集体所有,如果是个体劳动者,原则上也收归国有。 一、无继承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 对于无继承人的遗产,一般收归国家所有,并且应当用于公益事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但被继承人生前属于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无人继承的遗产应当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二、无继承人遗产的范围有什么 无继承人遗产的范围如下: 1、死者不能指定继承人,也不能立遗嘱指定受遗赠人,生前未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被遗赠人全部放弃遗赠; 3、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全部丧失继承权,被遗赠人全部丧失遗赠权。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