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共同行为的含义
释义
    本文介绍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包括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单方行为是指仅由一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代理权授予、无权代理的追认等。双方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共同行为是指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伙、法人合并、股东决议、公司章程等。三种行为在成立要求、特点和实例上有所不同,共同行为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特别的认识和说明价值。
    法律分析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是否需要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来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
    1.概念。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仅由一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类行为的特点是不需要相对人的同意,该行为即告成立。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的是有相对人的,如遗嘱、代理权授予、无权代理的追认等,还有的是无相对人的,如抛弃所有权等。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类民事法律行为的特点是:必须有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且必须相互结合、彼此一致。合同是双方行为的典范。
    共同行为,也称多方行为,通说认为共同民事法律行为是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共同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的区别在于:双方法律行为的意思虽然达成一致,但意思内容却相对应,例如买卖中买者是要物付钱,卖者是交物收钱;而共同法律行为的意思一致则为平行的,而不是相对的,例如合伙、法人合并、股东决议、公司章程等。共同法律行为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特别的认识和说明价值,如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竞技体育中的竞赛规则等等,都是参与者的共同意思表示,其本质是契约行为。
    2.区分意义。法律对三者的成立要求有所不同,单方行为只要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即足够;双方行为需要各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仅有意思表示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为仍不成立;共同法律行为各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平行融合的,有时候有差异时,按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
    结语
    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仅由一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如遗嘱、代理权授予、无权代理的追认等;双方行为需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合同;共同行为是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伙、法人合并、股东决议、公司章程等。法律对三者的成立要求有所不同,但共同法律行为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特别的认识和说明价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04-02)\t第五十三条\t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t第五十三条\t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t第三百三十六条\t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共同诉讼人;合并的,将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