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多少岁需要被赡养
释义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赡养父母的年龄。子女有义务为父母提供物质和经济上的必要生活条件,同时也应尊重和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应尽的生活上的和精神上的照顾。法定义务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和调解原则都适用于赡养纠纷的处理。
    法律分析
    在我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赡养父母的年龄。因为我们国家有着传统的美德,人们历来强调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之间的互相帮助。这里的赡养,指的是子女为父母提供物质和经济上的必要生活条件。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得附加任何条件,也不得任意放弃,它不以子女是否与父母订立某种协议为前提,子女也不得以订立了不赡养协议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根据规定,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不以对方的付出为前提,而是基于双方特殊的身份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于放弃继承的权利从而不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的协议同样无效。
    二、老人有退休金子女如何赡养
    1、所谓赡养,是指子女对于老人具有法律上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不但是物质上的赡养,也包括精神上的赡养,如果老人退休金足够养活自己,子女可以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如果退休金不足,子女也应该给予经济援助。
    2、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3、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4、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三、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
    1、法定义务原则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不赡养老人是违法行为。《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关心、呵护和帮助老年人,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亦是法律赋予每个子女的责任。上述一系列法律条款,为我们正确及时地处理赡养纠纷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2、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基础上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对应,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从小就将子女遗弃,那么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没有赡养的义务。另外,如果父母对子女其他犯罪行为,成年子女对父母亦失去赡养的义务,这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3、调解原则
    赡养纠纷属于家庭内部矛盾,原、被告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身份、血缘等关系,争议的内容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涉及更深层的情感、心理等复杂因素。当事人内心更多的是希望既能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权利,又不伤和气,不撕破脸面,调解成功后社会效果往往比较好。在调解过程中,要结合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及有关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
    结语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赡养父母的年龄。因此,子女有义务尽自己所能,为父母提供物质和经济上的必要生活条件,同时也要在精神上给予父母适当的关心和照顾。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建立在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基础上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对应、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父母从小将子女遗弃,那么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同时,如果父母对子女其他犯罪行为,成年子女对父母亦失去赡养的义务。因此,赡养父母不仅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道德和社会伦理的体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8: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