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积极追求行为。 2.过失犯罪有没有犯罪动机过失犯罪一般来讲,是没有犯罪动机的。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 3、过失犯罪是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 4、《刑法》对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不同规定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判刑相对于轻一些。 5、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它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6、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一、对于哪些不是过失犯罪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