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执行人注销登记后如何进行执行? |
释义 | 申请执行的公司被注销或吊销,但仍需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法院可将债权债务承受人变更为申请人继续执行,不影响执行。被吊销的公司丧失经营资格,但法人资格仍存续,法院应继续执行,被执行人应履行法律文书。公司注销后,股东等其他当事人可能需承担债务责任。 法律分析 申请执行的公司被注销或吊销的,被执行人仍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定义务,仍然应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1、申请执行的公司被注销的,仍会有原公司债权债务的承受人,法院可将该承受人变更为申请人后继续执行,不会影响法院的执行。 2、如果是申请执行的公司被吊销的,在依法注销之前,该公司只是丧失经营资格,但其法人资格仍然存续,法院仍应该继续执行,被执行人也应该继续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当事人。 公司注销后,有哪些权利义务? 公司注销,其民事主体资格即消灭,正常情况下,本不存在也无法追究其民事责任。但如果存在其他当事人如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应对该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情形,则可以以其他当事人为被告,直接对其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股东在公司注销的过程中,没有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义务,由股东承担清算不实的责任,即由股东来承担未履行清算义务的赔偿责任。 本回答所涉及到的 拓展延伸 被执行人注销登记后的执行程序解析 被执行人注销登记后,执行程序将面临一些变化和挑战。首先,执行人需要确认被执行人的注销登记是否合法有效,以避免无效执行。其次,执行人可能需要重新定位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资产,以确保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此外,执行人还需要与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沟通,了解被执行人注销登记的原因和后续处置方式。最后,执行人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如申请恢复被执行人的登记,或寻求其他途径来实现债权的执行。在整个过程中,执行人应当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并与当事人保持及时沟通,以确保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 结语 无论是申请执行的公司被注销还是被吊销,被执行人仍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定义务,法院应继续执行。对于被注销的公司,法院可将债权债务的承受人变更为申请人后继续执行,不影响执行程序。对于被吊销的公司,在注销前,公司仍具备法人资格,法院应继续执行,被执行人应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注销登记后,执行程序将面临变化和挑战,执行人需确认注销登记的合法性,重新定位财产资产,与相关机构沟通,并采取必要法律措施,以确保顺利执行债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第八十一条 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收被执行人的财产,致使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的,可以裁定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