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伙人合同要公证吗 |
释义 | 所谓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签订合同的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所签订的合同内容,双方代表的资格等进行认真审核后,而出具的公证书。 合伙合同可以不用公证,合同公证不是合同成立及生效的必然要件,如果觉得对合同的合法性担忧以及担心今后合同一方否认曾签署合同则可以通过合同公证来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一、合同公证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当事人为自然人:提交有效的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办理,还须提供经公证机构证明的授权委托书,但收养、保证等应当由本人办理。 2、当事人为中国内地法人: (1)公司的营业执照; (2)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3)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 (4)公司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 3、当事人为境外法人: 当事人为外国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商业登记证或注册证书、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等)需经当地国家公证人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认证。 4、合同若干本。 5、如涉及有关财产的,提供财产权利凭证。 6、如涉及夫妻关系、亲属关系等,提供夫妻关系、亲属关系的证明资料。 7、如涉及财产共有关系,提供共有关系证明,共有人应到场确认该财产处分行为。 8、承办公证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明资料。 9、公证员审查后认为仍需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合同公证有哪些作用 合同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复杂,专业程度较强。为了确保签订合同的双方履行合同条款,避免产生纠纷和诉讼,对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签订合同的双方代表是否具备合法资格等进行公证,是十分必要的,如我国的劳务出口,一般都需订立严格的合同条文。公证机关对合同条款是否违反我国法律等,要进行认真审核。因此,合同公证也是我国在对外合作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