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如何接受股东出资? |
释义 | 股东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和非货币财产,如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根据《公司法》,股东可以用货币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需评估作价并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 法律分析 股东出资是指股东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我国《公司法》所确认的股东出资方式有货币和非货币财产两种,具体可分为: 1、货币这里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我国的法定货币,即人民币。股东一方是外国投资者的,也可以用外币出资。 2、实物股东以实物出资一般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该实物原为股东所有。 第二,该出资实物是公司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否则这种出资就没有意义,只是给公司增加变卖该实物的麻烦而已。 3、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4、土地使用权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因此,公司股东可以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拓展延伸 股东出资方式和程序:公司接受股东出资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公司接受股东出资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司应制定相关的股东出资政策和程序,明确股东出资的方式和金额。其次,公司应与股东签订出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接着,股东需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进行出资,可以是现金、资产或其他形式。公司应及时记录和确认股东出资,并发放相关证明文件。同时,公司需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出资程序合法合规。最后,公司应及时反馈股东出资的情况,保持透明度和沟通,以维护良好的股东关系。总之,公司接受股东出资需要明确的政策、协议、记录和沟通,以确保出资的顺利进行。 结语 股东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和非货币财产两种,其中货币指的是法定货币或外币,而非货币财产则可涵盖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股东可以将这些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并进行评估作价,确保公正合理。对于评估作价方面,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三条 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七十九条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 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