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工资无法发放,该怎么办? |
释义 | 工伤工资不发,劳动者可通过协商、申请支付令、举报、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工伤治疗期间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若公司违规提前结束停工留薪,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仲裁不解决问题可起诉,需准备材料并支付费用。胜诉后公司未履行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一、工伤工资不给发怎么办 1、劳动者在工伤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工伤工资支付协议书; (2)、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时提交申请书、相关证据等材料;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入调查; (4)、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条 二、工伤治疗期间,停工留薪期间有多长 (一)事实上,我们享受的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要是工伤职工的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那么可以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再给适当延长,但可以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当然,要是公司在工伤职工治疗期间还提前结束停工留薪期间的,那是违规行为,劳动权益受损的员工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去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申请劳动仲裁你要走下面的步骤: 1、先准备如下材料: (1)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 (2)到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 (3)你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复印证据资料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2、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都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不过,要是经过劳动仲裁还是不能解决你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去起诉: (1)要先准备一份诉状,就是关于你公司提前结束你的停工留薪期间,然后去你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2)法院在审核你的材料受理后,就会给应诉通知书,接着你等着开庭就行。 (3)你需要带上的材料有,起诉书、你本人的身份材料、证据。 (4)需要交上一笔费用,即受理费。 (5)如果你们之间的事实证据充分,那你就很容易胜诉。而且,在拿到判决书后15天内,如果你公司还不履行判决,那你可以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工伤工资的支付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工伤工资支付协议书,申请支付令或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工伤治疗期间的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若公司违规提前结束停工留薪期间,劳动者可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如劳动仲裁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起诉至人民法院,并在拿到判决书后15天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