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弃罪可以是作为犯罪吗 |
释义 | 遗弃罪是否作为犯罪详情如下: 不是,遗弃罪是不作为犯罪; 1、我国法律绝胡上对不作为犯罪的内容的认定上是明确包含遗弃罪,对于遗弃罪也是属于当事人对遗弃对象的生活情况施加的伤害行为, 2、具体情况应当由司法机关判罚处液粗理,遗弃罪属于不作为犯罪,根据构成继续犯的要件分析,遗弃罪犯罪行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所以,遗弃罪是继续犯。 3、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例如,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继续犯的特点是不法行为和不法状态同时继续, 4、而不仅仅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的继续,不法行为继续则不法状态必然继续,但某些犯罪,当不法行为终了以后,不法状态仍然可能继续。例如盗窃罪,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赃物这一状态也可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赃物起获为止, 5、这就是单纯的不法状态的继续,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状态犯,它不是不法行为的继续,因此盗窃罪不是继续犯。 构成遗弃罪要件的内容: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1、行为主体必须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义务来源不限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按照法律总论中所讨论的作为义务来源予以确定。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所收留的孤儿、老人、精神病人、患者具有扶养义务;将他人的未成年子女带往外地乞讨的人,对该未成年人具有扶养义务;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人,具有扶养义务;如此等等; 2、行为对象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其中的年老、年幼并无清晰的年龄界限,患病的种类与程度也无确定的标准,都需要联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来理解和认定。行为对象不必与行为主体具有亲属关系; 3、行为内容为“拒绝扶养” 对此,应做出符合法益保护目的的解释。扶养实际上是指扶助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使其能够像人一样生存。因此,除了提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外,在其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必须给予救助,更不能将其置于危险境地。 综上所述,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对幼儿、老人和无独立行为能力的人进行遗弃,情节恶劣的话那么就构成遗弃罪。犯罪的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