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及其构成要件
释义
    遗弃罪的主旨是指出遗弃罪的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遗弃罪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遗弃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遗弃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拒绝扶养,并可能出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或其他卑鄙动机。
    法律分析
    一、遗弃罪的客体要件
    遗弃罪的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二、遗弃罪的主体要件
    遗弃罪的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三、遗弃罪的客观要件
    遗弃罪的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四、遗弃罪的主观要件
    遗弃罪的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结语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行为人必须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备扶养能力。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构成犯罪。遗弃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遗弃者通常出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或其他卑鄙动机。遗弃罪的存在旨在保护家庭成员的平等权利和尊严,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