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招标文件中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为多少天 |
释义 | 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与投标有效期一致,具体期限一般为90天,最长不超过120天。投标有效期的起始时间,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的规定,投标有效期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计算。按照上述规定,投标保证金的起始时间也应该从投标截止日起计算。而具体期限一般为90天,最长不超过120天。 风险提示:投标有效期是指为了保证招标人有足够的时间在开标后完成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工作而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的期限。在投标有效期截止前,投标人必须对自己提交的投标文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有招标文件没有投标保证金能接到投标文件么 关于拒绝投标文件,相关规定一共有两条。 一是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该条款中,明确了可以拒绝投标文件,但没有明确拒绝投标文件的决定(或行为)可以由谁作出。给人以招标人、代理机构、监管或者其他性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作出拒绝标书的决定的遐想空间。因此,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就依据该条款直接作出拒绝接收的决定。 二是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 (一)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 (二)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 该法条规定很明确,招标人(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能够直接作出不予受理的投标文件只有两种,而未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文件,不在这两种之列。 投标保证金与投标文件中项目估算价不符 投标人可以在投标时提出异议或者投诉,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日前可以修改招标文件规定投标金额。法律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投标保证金最多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而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保证金为项目估算价的5%,明显超过规定2%的限额。对此,投标人在投标时可以提出异议,要求招标人修改投标金额。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日前应该修改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投标保证金金额,若投标已经截止,则须终止招标活动,修改招标文件,重新招标。 风险提示:投标保证金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向招标人出具的,以一定金额表示的、约束自己履行投标义务的一种担保。其实质是为了避免因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随意撤销投标、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等行为给招标人造成损失。其目的是为维护招标投标关系、保证招标投标活动顺利进行。 未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文件能否接收? 关于拒绝投标文件,相关规定一共有两条。 一是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该条款中,明确了可以拒绝投标文件,但没有明确拒绝投标文件的决定(或行为)可以由谁作出。给人以招标人、代理机构、监管或者其他性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作出拒绝标书的决定的遐想空间。因此,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就依据该条款直接作出拒绝接收的决定。 二是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 (一)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 (二)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 该法条规定很明确,招标人(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能够直接作出不予受理的投标文件只有两种,而未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文件,不在这两种之列。 招标文件中哪些内容属于投标文件应当响应的实质性要求或条件? 法律咨询解答 实质性内容和条件,是指招标人按照项目特点和履约需要,在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要求和条件。法律规定,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其中,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并非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此外,该条规定要求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如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等。按照招标采购阶段不同,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包含:招标投标阶段投标人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以及履约阶段中标人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与条件,一般集中列于评标办法一章的前附表。 风险提示: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中标人的投标应当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否则将被否决。因些,想要中标,投标文件必须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或条件。因此有观点据此认为招标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的要约邀请。 相关法律规定 《招标投标法》 招标公司多长时间退投标保证金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解答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中标人应当持合同、中标通知书、履约保证金缴款收据以及投标保证金缴款收据到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开具退还保证金通知单,然后持上述材料到财务处会计科办理投标保证金退还手续。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