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承包合同到期了要如何处理
释义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未达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所规定的30年承包期限,应当延长至30年。而重新发包时,由村集体确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上,以发包时具有本集体成员资格的人员为限来平均分配。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负责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承包项目的内容以及发包方的具体要求,承包期限
    法律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是有明确规定的。既不论是在第一轮承包还是在第二轮承包过程中,如果未达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所规定的30年承包期限的,都应当延长至30年。而这种延长是在第一轮或第二轮承包期限的基础上延长的,而并非是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届满后,重新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另行发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到期后,由村集体重新发包,并与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重新发包时,由村集体确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上,以发包时具有本集体成员资格的人员为限来平均分配。
    二、承包合同的内容
    (一)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
    (二)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负责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这是承包合同必须的条款,如果无法明确当事人就无法确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发生纠纷时也难以解决;
    (三)承包项目的内容以及发包方的具体要求。这也是承包合同必须具备的,如果没有此项承包合同无法成立;
    (四)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期限直接关系到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时间,涉及当事人的利益;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双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六)承包方迟延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承包方因素造成的延期开工和延期完工;
    (七)发包方因素造成的延期开工导致承包方无法按时完工的责任;
    (八)验收方式和标准以及付款方式;
    (九)双方约定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其他内容。
    三、农村土地承包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一)耕地的承包期
    据统计,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4亿亩,人均1亩多一点。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土地主要是耕地。我国法律和有关政策对承包期限都有明确规定。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国际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有关政策也指出,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现实中,截至2000年,全国已有98%左右的村组开展了延包工作。在开展延包工作的地方,承包期达到三十年的耕地面积占92%,如果扣除沿海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实行招标承包的责任田以及各地预留的机动地,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承包期达到三十年的占95%以上。土地承包期限的长短,应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农业承包经营政策等因素确定。期限太短,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期限太长,则不利于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当调整以及有关利益的协调。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和目前农村的实际做法,同有关政策也是一致的。
    (二)草地、林地的承包期
    我国草原承包面积31.2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9%。集体林地70%已承包到户,集体林地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8.5亿亩的59%。对于草地、林地的承包期限,我国法律和有关政策未明确规定。国家政策曾原则规定,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草原实行五十年的承包期,林地的承包期一般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同耕地相比,草地和林地有其特殊性。以林地为例:首先,林地一般生长着多年生的乔木、竹类、灌木等,而耕地主要是用于种植农作物,一般是一年一季或者两季,甚至三季。其次,林业生产投资大,林木生长期、收益期长,风险大。第三,我国对林木实行限额采伐制度,承包方的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的权利受到较多限制。鉴于草地和林地的特殊性,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和农村土地承包的实际做法,规定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三)需要说明两点:
    1、鉴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第二轮承包已结束,有的地方第二轮延包的年限比本法规定的承包期限长的实际情况,为了稳定既存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防止因本法的实施引发重新承包土地,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对法律实施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包括承包期限长于法律规定的,法律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
    2、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期,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拓展延伸
    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法律规定及其实践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承包给农户或其他农村经济组织进行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农户按照合同约定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土地租金和承担土地增值收益的制度。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法律规定及其实践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承包期限届满可以续延30年。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存在将土地承包期限延长至50年或更长的现象,这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不利于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实践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户在承包期限即将结束时,未能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农民收益减少。此外,一些地方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收益过高、农民收益过低的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对于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践分析,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法律规定,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实践,需要通过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和解决,促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未达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所规定的30年承包期限,都应当延长至30年。而重新发包时,由村集体确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上,以发包时具有本集体成员资格的人员为限来平均分配。此外,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负责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承包项目的内容以及发包方的具体要求,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方迟延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验收方式和标准以及付款方式,双方约定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其他内容。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而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至70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三节 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 第二十二条 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一节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 发包方承担下列义务:
    (一)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二)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四)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三节 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 第二十五条 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