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起行政诉讼案由怎么写 |
释义 | 行政诉讼案由及格式: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为提起诉讼的书面请求。案由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犯经营自主权、拒绝颁发许可证、拒绝履行职责等。行政起诉状格式包括原告、被告、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来源等。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受理其他法律规定可提起的行政案件。 法律分析 一、行政诉讼案由说明: 行政起诉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请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上述八方面外,人民法院还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二、行政诉讼案由格式: 行政起诉状 (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用) 原告: 被告: 案由: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 起诉人: 年月日 附:本诉状副本份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案由的要点和写作技巧 行政诉讼案由的要点和写作技巧是在行政诉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要明确案由是指作为行政争议的直接原因,如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其次,要准确描述案情,包括涉及的行政行为、时间、地点等。同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书面文件、证人证言等。在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此外,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案由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综上所述,掌握行政诉讼案由的要点和运用写作技巧是成功提起行政诉讼的关键。 结语 行政诉讼案由的明确和准确是成功提起行政诉讼的关键。案由应明确指出行政争议的直接原因,如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同时,要详细描述相关行政行为、时间、地点,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在写作时,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此外,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案由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掌握案由要点和运用写作技巧是成功提起行政诉讼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