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取保候审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并非完全禁止参加社会活动。具体情况应当根据取保候审的具体内容和限制范围来判断。 法律依据: 1.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对于可能逃匿、毁灭证据、妨害作证或者其他可能影响侦查、审判活动的被告人,可以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2.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应当遵守有关规定,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限制活动的区域;应当按照规定到公安机关报到;不得接触被害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审查、调查、审判活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逃匿或者以其他方式妨害诉讼活动的,应当依法撤销取保候审,羁押或者逮捕。” 综上所述,虽然被取保候审的人受到了限制,但并非完全禁止参加社会活动,具体情况应当根据取保候审的具体内容和限制范围来判断。同时,被取保候审的人应当遵守有关规定,不得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否则将可能面临取保候审被撤销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