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大数据时代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路径
释义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并强调“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推进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现执行模式的历史性变革”。随着大数据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背景,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有了新思路和新方式,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必经之路。
    一、大数据时代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的必要性
    执行指挥中心是为了落实完善执行联动指挥机制形成的信息化系统,是执行办案、执行指挥、执行管理、执行考核、决策分析的一体化、信息化基础性平台,是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平台和抓手,是执行工作的信息交换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决策分析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是破解执行难的“牛鼻子”,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为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首先,大数据提高了执行效率。执行工作是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关乎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司法公信的树立。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快速结案,是国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在时间上的要求与期望。执行信息化系统下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云计算平台、云存储系统、数字法院管理等平台系统的应用,使查控变得简便、高效,使执行案件全程留痕,使“老赖”无所遁形,为实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武器。
    其次,大数据减少了人海战术。随着人民法庭执行案件归口执行、业务部门调解案件比例的下降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行政非诉案件的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等执行案件的增加,执行工作往往依靠人海战术、加班加点。执行难最为突出的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查,而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为核心、以地方各级法院“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为补充,覆盖全国地域存款及其他金融产品、车辆、证券、股权、房地产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执行效率,又大大降低了执行人力、物力成本。
    最后,大数据促进了社会参与。执行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