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合法性
释义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有效条件及无效情形。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无效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四十三条,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欺诈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行为能力、真实意思、不违法规定的条件才有效。
    法律分析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该合同在法律上具备的约束力和保护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是一种合法有效的合同形式。该合同明确了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维修责任等关键条款,为租赁双方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因此,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保障租赁双方权益的重要保障,它要求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同时,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欺诈行为。合法有效的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合同对于维护租赁双方权益、促进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五节 土地经营权 第三十七条 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五章 附 则 第六十七条 本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不足百分之五的,不得再增加机动地。
    本法实施前未留机动地的,本法实施后不得再留机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四章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应当退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