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包括哪些方面?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权益、隐私权等受侵害时可以请求赔偿。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险适用范围包括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的侵害。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单独提起诉讼,但刑事案件不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 1.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3.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的; 4.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二、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险的适用范围 1.侵害身体权。对于身体权的侵害究竟以何种方法救济,最高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做了规定,这就是赔偿精神抚慰金。侵害身体权,往往不会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的后果,因而不会有或很少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可能。对此,以赔偿抚慰金作为救济的主要方法,辅之以财产损失应予赔偿的方法,是最好的选择。 2.侵害健康权。凡是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近亲属造成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无论是否造成残疾,都应当予以抚慰金赔偿。 3.侵害生命权。侵害生命权的后果,在于直接受害人死亡和其近亲属的丧失。因此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受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等近亲属所受精神上之痛苦和精神创伤,自不可不给与相当金额,以资慰抚。请求权人的范围,以死者死亡时为限,包括胎儿在内。即或请求权人为年幼或精神病人,一般也包括在内。 三、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单独提起诉讼吗 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单独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但刑事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结语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人身权益、隐私、人格权利受到侵害,或者特定物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险适用于侵害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的情况。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单独提起诉讼,但在刑事案件中无法主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