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残疾等级二级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精神残疾等级二级的代表意义以及办理残疾证的条件和残疾证等级的划分标准。精神残疾二级可以享受与重残疾相同的待遇,而办理残疾证的条件包括具有中国常住户口和属于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人员。残疾证等级的划分标准包括中度和重度残疾人,其中重度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疾中的某些级别。 法律分析 一、精神残疾等级二级的代表意义是什么? 精神残疾二级可以享受与重残疾相同的待遇。对于残疾人而言只要是二级以上的就是属于重残残疾人。 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GB/T26341-2010)规定: 精神残疾二级是指WHO-DASⅡ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二、办理残疾证的条件 办理残疾证的条件是: (一)具有中国常住户口; (二)属于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 三、残疾证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等级划分标准中、重度残疾人划分标准 (一)中度残疾人包括: 1、视力残疾中的一级低视力、二级低视力; 2、听力残疾中的二、三级; 3、言语残疾中的二、三级; 4、肢体残疾中的二级; 5、智力残疾中的三、四级。 (二)重度残疾人包括: 1、视力残疾中的一级盲、二级盲; 2、听力残疾中的一级; 3、言语残疾中的一级; 4、肢体残疾中的一级; 5、智力残疾中的一、二级。 注:1、本标准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进行划分; 2、残疾类别、等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认定为准。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办理残疾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残疾人需要同时具备残疾等级,即被认定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之一; 二、申请人需要为残疾人,并且没有智力障碍; 三、申请人需要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申请表等; 四、申请人需要经过医疗机构的残疾等级鉴定,并取得残疾等级证明。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申请办理残疾证,享受相应的权利和优惠。申请人在办理残疾证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残疾人联合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由其审核认定,发放残疾证。 结语 精神残疾二级的代表意义在于可以享受与重残疾相同的待遇,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残疾二级只是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办理残疾证的条件是具有中国常住户口,属于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等级划分标准中、重度残疾人划分标准,其中中度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中的一级低视力、二级低视力,听力残疾中的二、三级,言语残疾中的二、三级,肢体残疾中的二级,智力残疾中的三、四级。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被鉴定人身体进行法医临床检查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隐私。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四十条 委托人对鉴定过程、鉴定意见提出询问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给予解释或者说明。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到场见证;必要时,可以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 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到场见证人员应当在鉴定记录上签名。见证人员未到场的,司法鉴定人不得开展相关鉴定活动,延误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