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案件双方证据不足怎么判
释义
    1、在民事案件中,双方都证据不全时,法院判决的依据是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败诉,一般应该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首先对自己主张的权利和事实负有举证的义务,如果原告不能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证据不足于证明自己的主张的,应该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2、在民事案件中,不适用疑罪从无原则,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有疑罪从无的规定。
    一、证据不足的认定方法
    1、个别判断,逐个审查。即要对案件的每一个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加以确定,紧紧抓住判断每一个证据的标准,也就是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项标准,加以权衡,不符合标准的应视为证据不足;
    2、运用比较、鉴别、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排除矛盾,凡是矛盾没有得到排除,即可视为证据不足;
    3、实物检验的方法,又称实物验证法则。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案件中所有的言词证据,都要有实物证据验证。
    二、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我国证据的合法性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
    2、证据必须是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和运用。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
    4、证据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以上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是论述证据能力所必要的,即一件事实要成为民事司法中定案的根据,须具备相应条件并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否则不能成为法院定案的依据。
    上述四个条件作为
    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直接体现了程序的人权保障社会价值,强调人格尊严,体现公正、文明、民主和法治观念,也集中体现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