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工伤退养办法 |
释义 | 工伤退养政策: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补足差额;达到退休年龄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缴纳。 法律分析 职工工伤退养政策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拓展延伸 离职员工工伤赔偿与退养政策 离职员工工伤赔偿与退养政策是指在员工离职时,针对工伤情况所制定的赔偿和退养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离职员工若因工作原因导致工伤,应享有相应的赔偿和退养权益。根据具体情况,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生活费等,而退养则涉及到退休金、养老金等福利待遇。离职员工在享受工伤赔偿和退养政策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核。政策的实施旨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离职后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退养待遇,提高员工的福利保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离职员工工伤赔偿与退养政策,为保障员工权益而制定。根据法律规定,工伤导致离职员工需获得相应赔偿和退养待遇。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生活费等,退养则涉及退休金、养老金等福利待遇。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规定程序申请和审核。该政策旨在保护员工权益,确保其离职后获得应有赔偿和退养待遇,提高福利保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