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需满足三个条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需满足六个条件,包括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依法纳税、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的良好记录、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记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采购人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条件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先,供应商应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其次,其商业信誉应良好;最后,其应具备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四)具有依法纳税、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的良好记录;(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记录;(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具体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歧视或歧视供应商。第二十三条采购人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具体要求,要求参加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提供有关资质证明和业绩资料,并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1购买人:指为从事日常政府活动或满足公共服务目的,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和政府贷款依法购买商品、项目和服务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供方:指向需方提供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采购代理: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具备一定条件,依法具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组织。因此,在政府采购中,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不属于政府采购当事人。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首先,供应商应当具备承担本次政府采购项目的能力,具有从事本次政府采购项目的相应资金、技术、市场和服务能力的供应商。其次,供应商应当具有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条件,不得存在违法失信行为,不得被相关部门采取限制、禁入等不良措施。此外,供应商还需要符合采购项目的具体资格要求,具有相应的资质、资格和业绩,能够提供符合采购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最后,供应商还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综上所述,供应商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法律条件才能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结语 政府采购活动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供应商需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时,供应商还需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依法纳税、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的良好记录,且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记录。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具体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歧视或歧视供应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二章 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二十五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 供应商不得以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竞争性谈判小组的组成人员、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或者成交。 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以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二章 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 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二章 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