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建行农业贷款利息是多少
释义
    农业银行贷款利息计算方法:等额本金计算方法:每月偿还相等的贷款金额,贷款利息以剩余未还总本金计算。例如:借10000元,分1年,年利率4.6%时,你的每月还款额=10000/12+(10000-已还本金)月利率,月利率=4.6%/12。
    一、等额本金提前还款计算怎么算
    其实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提前还款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大家仔细阅读很快就可以掌握。在我国,等额本金还款法的特定是:每月还相同的本金,同时把当月所还本金的利息也还了。
    1、计算公式是: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2、计算过程:举个例子,在我国如果贷款21万元,期限是15年,到计划提前还款的当月时已经还了12个月,计划还款3年,那么应该提前还款多少?
    每年本金=210000/15=14000元,三年的本金=210000/15×3=42000元。
    剩余本金当月的利息=(210000-210000/15×1)×5.508/100/12=899.64元。
    提前还款一年总额=14000+899.64=14899.64元,提前还款三年总额=42000+899.64=42899.64元。
    3、银行计算原则是先计算利息,再计算本金,所以剩余本金应当减去已还款的本金,而提前还款的三年本金也要计算利息。2006年新利率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为年利率5.508%(很多银行执行该利率:6.12%×90%)。
    二、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贷款哪个好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特点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
    可以理解为以下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x月利率x(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利息=剩余本金x贷款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贷款额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本金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可以理解为以下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贷款额
    通过以上的公式,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等额本息每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相对比较均衡,还款初期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但是等额本金的还款额的递减的,还款初期压力较大,后期压力逐渐减小。因此,哪种还款方式更划算,还要看购房者不同阶段的还款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还款方式才最划算!
    三、房贷等额本金如何计算
    房贷等额本金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还款金额等于贷款本金除以还款月数加上本金减去已归还本金累计额乘以每月利率。等额本金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
    提前还贷的流程具体如下:
    1、全部提前还请,将所有的贷款一次还清,无疑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少交很多利息,但是对于已交的利息则不退还;
    2、部分提前还款,剩余每月还款额保持不变,将还款期限缩短,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很多的利息;
    3、部分提前还款,剩余每月还款额减少,但是保持还款期限不变,这样可以减小月供,缓解压力;
    4、部分提前还款,剩余的贷款不仅每月还款额减少,而且将还款期限缩短,这种也可以节省很多的利息。
    总之等额本金是指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贷款通则》第十三条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8: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