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五保户被取消的原因 |
释义 | 五保户被取消的原因如下: 1、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如果五保户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善,比如家庭成员增加了收入或者拥有了固定资产等,就有可能被取消五保户的身份; 2、身体状况改善:对于五保户中的残疾人和特困人员,如果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比如能够重新参与劳动,就有可能被取消五保户的身份; 3、申请条件不符合:如果五保户不符合申请条件,比如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被取消五保户的身份; 4、信息不真实:如果五保户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比如隐瞒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等情况,就有可能被取消五保户的身份。 申请五保户需要以下条件: 1、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2、无劳动能力的; 3、无生活来源的; 4、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综上所述,取消五保户的身份需要遵循相关程序和规定,不能随意取消。如果五保户认为自己的五保户身份被取消存在问题,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进行申诉和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 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 在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