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30年内工龄退休新规 |
释义 | 内退政策适用于距离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或已满三十年工龄的下岗职工。改制企业可与职工协商一致后办理内退。若职工在改制前已办理内退手续,应继续执行协议。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 法律分析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距离法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或者是已经满三十年工龄的下岗职工,是可以办理内退的。企业改制分流的时候,对于距离法定的退休年龄在五年以内的职工,企业或者是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过与和职工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办理内部退养。如果职工在改制前就已经办理好内部退养手续的,应该继续履行签订的内部退养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拓展延伸 工龄退休新政策:提前退休的条件和限制 根据最新的工龄退休新政策,提前退休的条件和限制已经有所调整。根据新政策规定,员工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提前退休:1)工龄达到30年以上;2)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55岁以上;3)单位同意提前退休申请。此外,新政策还对提前退休进行了限制,包括:1)提前退休后,退休金将根据提前退休的年限进行相应的调整;2)提前退休后,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可能会有所减少;3)提前退休后,不再享受单位提供的一些福利待遇。因此,员工在考虑提前退休时,需要充分了解新政策的具体要求和限制,做出明智的决策。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或满三十年工龄的下岗职工可办理内退。企业改制分流时,与职工协商达成一致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在五年以内的职工可办理内部退养。已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职工应履行协议。最新工龄退休政策对提前退休条件和限制进行了调整,包括工龄达30年以上、年龄达法定退休年龄的55岁以上,并需单位同意。提前退休后,退休金、社会保险待遇可能有所调整和减少,不再享受单位提供的一些福利。员工在提前退休前应全面了解新政策要求和限制,做出明智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