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权债务抵销的方法,债权债务怎么抵销? |
释义 | 从法律理论上来说,债权债务抵销的性质属于民法上的形成权,即依靠自己的意思表示可以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因此,抵销时由符合抵销条件的一方提出抵销要求,到达对方之时生效。当然了,因为双方都互负债权债务,行使抵销权时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否则视为无效。 一、诉讼时效届满能不能主张债权 诉讼时效届满后也是能主张债权的,具体依旧可以主张债权的理由如下: 1、首先,从诉讼时效的效力和超过时效期间的债权的性质看 (1)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持续不行使权利而于时效期间届满时消灭请求权的时效。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只是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债权的“权利”,该“权利”学理上称之为“胜诉权”。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的债务成为不能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但债务人自愿履行可以得到法律的确认,已经履行的也不能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要求返还。 可见,自然债本质在于不能通过诉讼程序强制要求债务人履行,而不是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更不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而权利人不得主张权利。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其权利的受领保持力仍存在,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时,权利人仍有受领权。故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只是消灭权利的部分效力,而非实体权利的全部消灭。 (2)所谓“胜诉权”当然不能包含债权的全部权能(如起诉权、受领权、抵销权等权利,其中抵销权和受领权、胜诉权并列,都是债权实现的方式)。既然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权人仍享有受领权,接受履行不为不当得利,则时效期间届满,债权人同样不丧失抵销权。 抵销的性质为形成权,“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 形成权的行使,仅须由权利人一方之意思表示即可使特定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无需相对人的意思或行为的介入。因此,一方行使抵销权无须征得对方同意,更无须通过诉讼程序,只须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这样实现债权。完全不违背自然债的法律属性。 2、其次,《民法典》(2021.01.01生效)关于抵销部分的“债务”并未作特定的限制,只要具备了该条款中规定的情形,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并无对自然债务的特别限制。 二、法定抵销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法定抵销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1、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 2、双方债务均已到期抵销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因此只有履行期限届至时,才可以主张抵销; 3、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种类相同,指合同标的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一致。 法定抵销权是依据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属形成权的一种,只有具备一定的要件,才能形成该种权利。 三、如何判断抵销适状 1、法定抵销是指两人互负给付种类相同的债务,且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主张以自己的债权与对方的债权按对等数额消灭的单方意思表示。 2、符合法定抵销权成立要件的状态,称为“抵销适状” 法定抵销权的成立要件为: 第一,双方债务均已到履行期; 第二,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第三,主张抵销应当通知对方; 第四,抵销不能附条件或附期限。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