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土地纠纷中,涉及到土地污染问题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如果当事人可以就土地污染问题进行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依法签订调解协议;如果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争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机构或者专家,指导和协助当事人就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仲裁协议一经签订,当事人应当履行。” 综上所述,土地纠纷中的土地污染问题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解决方式。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应当依法签订并履行;如果通过仲裁解决,则应当遵守仲裁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