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去哪里领取?具体步骤是什么?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主旨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签署劳动合同,并各自保留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未交付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将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改正,并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应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条款。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一经签署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直接领取。劳动合同订立,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这一规定是在《劳动法》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具体项目而形成的。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如何申领? 劳动合同的申领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与雇主协商并达成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件。然后,双方应签署劳动合同,并确保合同中包含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接下来,劳动合同应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审核和登记。具体的申领地点可能因地区而异,一般可以咨询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具体的申领地点。在申领时,还需准备相关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副本等文件。最后,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将申领材料提交至指定地点进行办理。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劳动合同申领流程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您在具体操作前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结语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协议,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条款。未交付劳动合同文本给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将承担责任。申领劳动合同通常需要与雇主协商、签署合同、提交审核和登记等步骤。具体申领地点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申领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