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已判决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法律分析: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经对案件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判决书从送达或当事人接到的第二天起,在法定的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过了上诉和抗诉期限即发生法律效力。二审的判决,宣判后立即生效。 一、二审不服还能上诉吗 二审不服不能上诉。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服的,不能再提起上诉。如果认为生效判决确有错误,可以依法向上级法院申诉或者申请再审。申诉指直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类似申请再审,或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请求检察院向法院抗诉。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审理。 二、一个刑事案件要经过几审才能结束 一般情况下,一个刑事案件至少要经过二审才能结束。在通常情况下,一审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并不能立即生效。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的话可以提起上诉,当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抗诉。一审的人民法院完成案件审查后应当将该案送交给上一级人民法院,并按照第二审程序再进行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审。 三、附起诉离婚的程序 1、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一方携带齐全并且真实的资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之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3、判决 根据庭审的情况,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随即进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应立即发放判决书。 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的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 公告期间届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判决或者驳回申请的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