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指的是什么
释义
    不法侵害是指人的现实的不法侵害,具有紧迫现实危险性,侵犯了法益。正当防卫是防卫者对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行为,只要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者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国家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权利而设立正当防卫制度。
    法律分析
    一、不法侵害即因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侵犯法益的行为。
    作为正当防卫的条件,不法侵害不应限定在犯罪行为,因为其他违法行为也可能造成法益的损害。之所以刑法使用不法一词,表明对其他违法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是,也并非对任何违法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应将其范围限定在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之间。
    二、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对于野生动物侵害法益时,理应进行反击,而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时,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将该动物打死或者打伤的事实上是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也属正当防卫。
    对于没有达到责任年龄、不具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应当认为作为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的违法行为应该区别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性,在法益遭受危害时,此时的正当防卫不同于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以可以实施正当防卫,但应尽可能全面的保护法益,应对防卫限定在必要的场合等。
    不法侵害不限于作为的不法侵害,对于不作为的不法侵害也可作出正当防卫。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对于过失乃至没有过失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三、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
    如果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是假想防卫。假想防卫行为人主观有过失的,且构成过失犯罪的,按照过失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的,按照意外事件处理。而故意针对合法行为进行所谓“防卫”的,则是故意违法犯罪行为。
    总的来说,不法侵害指的是人的现实的不法侵害,具有紧迫现实危险性,侵犯了法益。正当防卫是防卫者对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行为,只要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者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是国家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权利。
    结语
    不法侵害是指人们现实存在的违法行为,对法益造成损害。正当防卫是防卫者对不法行为进行斗争的行为,只要在必要限度内,防卫者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国家为保障人们权利而设立的制度。不法侵害不仅限于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违法行为。但防卫应限定在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之间。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不法侵害,只要是现实存在的,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