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个税政策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非居民纳税人和无住所居民纳税人的概念及其个人所得税政策。非居民纳税人只需要就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的纳税比例进行纳税,而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被称为无住所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但是在中国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纳税人属于无住所居民纳税人,他们承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即取得的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 一、非居民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政策 非居民纳税人是有限纳税人,他们在中国的居住时间不满一年且没有住所的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只需要就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的纳税比例进行纳税。 二、无住所居民纳税人 无住所居民纳税人是我国居民纳税人的一种,一般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但是在中国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纳税人,这种纳税人承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即凡是取得的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进行区分取得的收入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所以生活中有很多的外国人来华为了规避缴纳个人所得税,往往不会停留一年,会在满一年之前回国。 三、法律依据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概念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一条就有规定,该条款对纳税人怎么纳税进行了划分。 拓展延伸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概述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是指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 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根据该政策,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满183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且此前六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 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薪金收入额 - 5000 * 12 - 5000 * 12 * 3% - 2000 * 12 * 3% * (1 - 20%) - 5000 * 12 * 15% - 30000 * 12 * 15% * (1 - 20%) - 2000 * 12 * 20% - 2000 * 12 * 20% * (1 - 30%) - 30000 * 12 * 20% * (1 - 3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薪金收入额 - 5000 * 12 - 5000 * 12 * 3% - 2000 * 12 * 3% * (1 - 20%) - 5000 * 12 * 15% - 30000 * 12 * 15% * (1 - 20%) - 2000 * 12 * 20% - 2000 * 12 * 20% * (1 - 30%) - 30000 * 12 * 20% * (1 - 3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收入额 - 800 * 12 - 800 * 12 * 3% - 200 * 12 * 3% * (1 - 20%) - 800 * 12 * 15% - 60000 * 12 * 15% * (1 - 20%) - 60000 * 12 * 20% - 60000 * 12 * 20% * (1 - 30%) - 800 * 12 * 20% * (1 - 3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稿酬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稿酬收入额 - 800 * 12 - 800 * 12 * 3% - 20 * 12 * 3% * (1 - 20%) - 800 * 12 * 15% - 60000 * 12 * 15% * (1 - 20%) - 60000 * 12 * 20% - 60000 * 12 * 20% * (1 - 30%) - 800 * 12 * 20% * (1 - 3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 - 800 * 12 - 800 * 12 * 3% - 20 * 12 * 3% * (1 - 20%) - 800 * 12 * 15% - 60000 * 12 * 15% * (1 - 20%) - 60000 * 12 * 20% - 60000 * 12 * 20% * (1 - 30%) - 800 * 12 * 20% * (1 - 3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结语 非居民纳税人和无住所居民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有所区别,非居民纳税人需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比例进行纳税,而居民纳税人则需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凡取得的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生活中,许多外国人来华为了规避缴纳个人所得税,往往不会停留一年,会在满一年之前回国。因此,了解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纳税人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八条 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属于本法第六条规定的免征、减征契税情形的,应当缴纳已经免征、减征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八条 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属于本法第六条规定的免征、减征契税情形的,应当缴纳已经免征、减征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七章 征 收 管 理 第五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