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是继承房产离婚如何分配? |
释义 | 离婚时继承的房产需要协商分配,如果协议不执行,可通过诉讼解决,但需在一年内提出请求。离婚财产分割原则包括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照顾无过错一方、尊重当事人意愿。需要分割的财产包括工资、收益、知识产权、继承赠与财产、股票债券等。即使共同财产较少,也需协商分割。协议离婚可避免财产分割诉求。 法律分析 一、如果是继承房产离婚如何分配? 如果是继承房产离婚时也是需要协商的。如果双方协议离婚财产分割不执行的话,是可以考虑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的,但是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如果协议离婚不执行协议,是需要在一年之内提出自己的诉讼的请求的,如果超过期限是会比较麻烦的很有可能将不会被受理。 二、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关系以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基础,婚姻关系解除时,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农村,“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因此,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 2、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原则; 4、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对夫妻双方有约定,且约定合法的,按约定处理。约定规避法律或者无效的,按共同财产处理; 三、需要进行财产分割的财产包括哪些? 离婚分割主要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在结婚登记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财产,范围包括: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5)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 (6)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 (7)公司企业的出资额、股份以及个人独资公司; (8)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9)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10)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11)一方对婚后取得财产主张属个人财产但是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财产; (12)其他婚后应归双方的财产。 有些时候,因为夫妻结婚时间尚短,所有在离婚的时候双方的共同财产就比较少,但是共同财产少,并不意味在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就不需要做出分割了。一般协议离婚,要求当事人必须对共同财产作出分割处理。但在诉讼离婚中,若是双方就财产分割协商达成了一致,其实诉讼请求中也就不会涉及到财产分割的诉求。 结语 在继承房产离婚时,需要进行协商或通过诉讼解决财产分割问题。法律规定,协议离婚不执行协议的一方需在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否则可能无法受理。离婚财产分割原则包括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照顾无过错一方和尊重当事人意愿。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即使共同财产较少,协议离婚时仍需进行分割处理。若诉讼离婚达成财产分割协议,诉讼请求中则不涉及财产分割诉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