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可以随意延长诉讼时效吗
释义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哪些情况下可以延长诉讼时效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自诉讼时效的延长
    诉讼时效延长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
    1、延长诉讼时效所依据的正当理由(事由)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确认的;
    2、诉讼时效的延长适用于已经届满的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可否延长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刑法追诉时效可以延长吗
    可以。我国刑法规定了两种追诉时效延长的情况。一、《刑法》第88条第1款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种情况下,追诉时效的延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已受理案件。这是此种追诉时效延长的前提条件。2、行为人实施了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行为。二、《刑法》第88条第2款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此种情况下,追诉时效的延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出控告。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应当立案”是指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公认的刑法理论,被控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对其进行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
    延长诉讼时效的方法有哪些,延长诉讼时效的特殊情况有哪些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延长诉讼时效:
    一、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这样诉讼时效就会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再开始计算。
    二、与债务人对账并签章确认。
    三、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
    四、对债务人进行催债并保留催债证据。
    五、提起诉讼。这样诉讼时效就会中断,从而达到延长诉讼时效的目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该内容由 方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