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如果举报人的信息被泄露,可以基于侵权、保护个人信息等法律规定提起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举报人可以要求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同时,举报人也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处理、追究相关行为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五条 侵害个人信息自然人享有依法保护的权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该自然人的同意,不得超出同意的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泄露个人信息。违反前款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十八条 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个人合法权益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对因他人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个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四十一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泄露个人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权、个人信息安全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本法、侵权责任法等有关规定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受害人还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第四十三条 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络服务提供者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应当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密负责,严格履行信息保护义务,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个人信息。对违反本法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