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么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形成扶养关系
释义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形成需要具备抚养意图、被抚养人同意和稳定的扶养状态三个要件。若继父母将未成年继子女抚养至成年,形成扶养关系,继子女不能单方面解除关系,必须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分析
    抚养关系的形成,需要具有如下的要件:
    第一,继父母对继子女有抚养的意思。继父母对继子女进行教育和生活上的照料,达到了生活扶助义务的程度,推定其具有扶养的意思。
    第二,被抚养人应当同意。如果被抚养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推定其同意,以保护其利益。如果被抚养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应当适当考虑被抚养人的意思。如果其确有理由而明确表示拒绝受抚养人抚养,应当保护。
    第三,达到稳定的扶养状态,一般三年以上。
    继父母子女之间“扶养关系”的形成来自于双方一致同意或推定同意,同样,“扶养关系”也会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或推定意思而解除。需要说明的是,若继父母将未成年继子女一直抚养至成年,形成了“扶养关系”,此种情形下,继子女不具有单方面解除“扶养关系”的权利,即继子女不能享受了抚养好处,却不履行赡养义务。
    拓展延伸
    继父母子女的扶养关系如何确定?
    确定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法律上通常要求存在一定的法定关系,如继父母与子女的婚姻关系或法定收养关系。其次,需要考虑实际的经济、情感和责任关系。这包括继父母是否提供经济支持、承担抚养责任以及是否建立了亲密的情感纽带。法院通常会考虑双方的行为、证据和证人证言来评估这些因素。此外,地区的法律和司法实践也可能对扶养关系的认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确定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的形成是基于双方一致同意或推定同意的基础上。在确定扶养关系时,需要考虑法定关系、经济支持、抚养责任和情感纽带等多个因素。此外,稳定的扶养状态一般需要持续三年以上。在解除扶养关系时,继子女不具备单方面解除权利,需履行赡养义务。建议在确定扶养关系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5: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