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果民事纠纷一方不到场如何处理?
释义
    当民事纠纷一方不到场时,原告可以撤诉处理,被告可以被拘传到庭。对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自行协商和解、居委会调解或提起诉讼来解决。如果和解不成,可以约定仲裁委员会仲裁,最后可以通过法院申请诉讼解决。
    法律分析
    一、如果民事纠纷一方不到场如何处理?
    原告不到场,撤诉处理。
    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或者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也就是说,原告是起诉引起诉讼程序的人,如果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从其态度来讲就是不愿诉讼了,理应按撤诉处理,诉讼就结束了。
    2.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到庭。这里讲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抚养的案件,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果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自动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可以拘传到庭。这种“拘传”是人民法院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措施,这是对于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3.适用拘传的还有一种人,就是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果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二、遇到民事纠纷应该找谁解决?
    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找居委会调解,还可以提起诉讼。
    1.民事纠纷可以双方自己协商,达成和解,这时候不需要借助第三方。
    2.和解不成可以找居委会调解,签订调解协议,双方按照调解协议履行就可以。调解不成功的,可以双方约定去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处理较快,一裁定终局,仲裁委员会会下仲裁裁决书。
    3.最后还可以走诉讼的道路,找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这样比较耗时间。
    原告不到场,一般都是撤诉处理,《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就能予以撤销。当事人如果协商一致,是可以解除合同的。
    结语
    对于民事纠纷中一方不到场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原告不到场可以选择撤诉处理,而必须到庭的被告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被拘传到庭。在解决民事纠纷时,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和解,或者寻求居委会调解,还可以选择提起诉讼。根据《民法典》规定,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以达成公正和谐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