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鉴定意见要怎么开才有效
释义
    鉴定意见本质上是鉴定人就某专门性问题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是鉴定人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相关技术运用而得出的分析结果,具有典型的言词证据属性。
    其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证据种类,一方面法官裁判采信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却因多头鉴定、重复鉴定、虚假鉴定、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备受质疑,有些案件还成为社会焦点。
    作为证据类型的一种,鉴定意见在具有证据资格的前提下,经审查质证认定后,才能作为定案证据,而鉴定意见的审查质证,应当符合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之后,才是有效的。
    一、鉴定意见如何有效审查
    (一)形式审查层面
    我国现行鉴定审查规则更多的是重视形式要件是否齐备。主要是对检材的要求,鉴定意见文书的要求,对鉴定程序、鉴定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实际都仅仅审查鉴定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鉴定技术规范;即形式上的审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对鉴定主体的适格审查;
    2、对鉴定对象的审查;
    3、对鉴定结果的审查。
    (二)实质审查层面
    1、通过鉴定人出庭及对鉴定人的交叉询问,可以更好还原鉴定过程,以查明鉴定的客观性。
    2、通过及时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使质证处于动态过程中,增强鉴定意见审查质证的对抗性、有效性。
    二、鉴定意见属于什么证据
    鉴定意见属于言词,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根本区别在于:
    1、生成的时间是否在案件发生后。
    2、是否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言词证据是由知晓案件情况的人通过陈述而产生的口头或书面证据,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案件中涉及的的专门性问题发表的个人意见,鉴定人对自己出具的鉴定意见采取的是个人负责制。由此可以总结出鉴定意见的特点:
    (1)鉴定意见是在案件发生之后产生的。
    (2)鉴定意见是鉴定人的个人意见,会受鉴定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