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庭做出裁决所需的时间 |
释义 | 仲裁开庭后45天裁决,双方可在15天内对裁决书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包括申请、立案、举证、调解和裁决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影响就业。除了法院诉讼外,仲裁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通常需45天处理。 法律分析 一、仲裁开庭后多少天裁决? 仲裁开庭后45天裁决,开庭后,仲裁员会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会按期出具裁决书,双方对于裁决书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天内起诉到法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相关知识 劳动仲裁程序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 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我们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自己亲自处理,律师可以为你提供远程指导,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 4、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你去新单位工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可能有些人认为解决争议的方法就是,到法院进行诉讼,但实际上除了诉讼这种途径的话,还有一些仲裁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到仲裁去审理,也可以进行一个判决处理过程,但是一般情况下需要45天。 结语 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双方可以在仲裁开庭后的45天内获得裁决书。仲裁员会在开庭后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按期出具裁决书。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天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此外,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天。对于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可以先行裁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程序相对便捷,双方可以自行处理,也可以咨询律师进行远程指导,且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收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六条 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