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什么内容 |
释义 | 广告中不得有下列情形: 1、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2、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3、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5、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7、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8、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9、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10、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广告监督管理职责,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对涉嫌从事违法广告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询问涉嫌违法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要求涉嫌违法当事人限期提供有关证明文件;查阅、复制与涉嫌违法广告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广告作品和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与涉嫌违法广告直接相关的广告物品、经营工具、设备等财物;责令暂停发布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违法广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综上所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广告监测制度,完善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