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职务作品的版权归属 |
释义 |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原则:除署名权外,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享有,但作者有权在单位同意前两年内不许可第三人使用。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原则: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归属,但归属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属于受托人。在无特别约定时,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以保护作者和鼓励创作为立法目的。 法律分析 一、职务作品怎样确定著作权归属 1、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是由作者享有。但是如果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条件而而创造的作品,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创作的职务作品等,除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 2、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二、简述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著作权法从保护作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了规定。 (1)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归属的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而不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只能属于受托人。 (2)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托人。 结语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原则是作者享有,但在特定情况下,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也享有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但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仍属于受托人。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以保护作者权益和鼓励创作为立法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二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一条 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一)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的除外;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未经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仍然向公众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二条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