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编外人员可以被借调吗 |
释义 | 一、编外人员可以被借调吗? 编外人员不可以调动。编外人员指的是单位雇用或使用的合同工、临时工、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工等,实行的是合同管理,与劳动者或者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想换单位,不管是换其他单位,还是下级单位,都是要重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合同约定办事,而不是与省直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调动到下级单位工作,甚至就成了正式职工。 二、编外上级借调该不该去? 必须去。 在一个环境呆的时间长了,出去换个环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我总觉得,编内人员或者是编外人员,借调上级部门干活就是当苦力,吃力不讨好,一副杨白劳凄凄惨惨的样子,一年到头白干;可是慢慢地一个地方待久了却发现,这样的借调机会很是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而且仅仅是三个月,又不是三年。要是三年还真的需要考虑考虑。 在市级这个平台的经历,你所能学到的;能见到的,对自己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大有裨益,这不是县级平台所能够比的。站的高才能够看的远,在市级平台,你能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认识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更好找好自己的定位。 站在上级部门的角度,也许就是需要一个干活的而已,但是上级部门在借调人员之前,也会了解被借调的人员能不能行?能不能干的了活,不能干活的他们也不会借调;但是站在你的角度,需要的却是一个平台,一个历练的机会,把上级平台的经历充实为自己成长的养分。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还是看自己的马步扎的有多结实,而不同的经历就是这个扎马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年轻时,我们往往以为金钱才是财富,但是实际上年轻时的经历、所增长的才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转换为财富。 三、劳务派遣工可以借调吗 劳务派遣工可以借调,其他单位可以借调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 劳动派遣与借调的区别 借调从表现形式上与劳务派遣有很多相似之处。借调人员与原单位有劳动关系,但在借调期间实际在借调单位提供劳动,服从借调单位的管理,但与借调单位并无关系,其所有的人事关系仍在原单位。 借调和劳务派遣区别的重点是是否以从事劳务派遣为营业。劳务派遣单位雇用劳动者的目的就是用于劳务派遣,而不是用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劳务派遣单位以劳务派遣为经营业务,以盈利为目的,持续不断地从事劳务派遣这一同一性质的经营活动。而借出单位雇用劳动者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借调员工的行为往往是短期的、暂时的、不具有经常性。所以,是否以劳务派遣作为营业是劳务派遣和借调的重要区别。 劳务派遣基本原则 1、雇员租赁 劳务派遣的本质是雇员租赁,“派遣”一词并不适用于解释劳务派遣经营活动的法律关系和业务特征。“租赁”一词却能概括劳务派遣所有业务特征,并合理解读劳务派遣复杂的三方法律关系。 租赁与雇佣一样更适用于解释劳动力与工作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以生产线承包为特征的劳务外包合作,因为不存在租赁关系而并非劳务派遣,也不适宜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2、同工同酬 现行法律制度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实行同工同酬制度,但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确表示,虽然劳务派遣职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 同工同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相同岗位、相同等级的员工,应该执行同等工资待遇标准。但这样就容易被异化为,用工单位应对同工同酬的一种对策。 3、拒绝垫付 现行法律制度明确了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中,用工单位应当实际承担派遣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这就是劳务派遣公司不垫付原则的法律基础,也就是说派遣公司不为用工单位垫付派遣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 一旦派遣公司不能坚持原则,为用工单位垫付上述费用,也就意味着无形中极大地增加自身的经营风险。 4、受益归责 派遣员工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不足部分则应由真正用工受益方即用工单位负责承担。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务派遣员工仍然是可以借调给其他公司的,只是这样的话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将会变得比较复杂但是只要说多方当事人都能够协商一致,那么法律也是允许的,而如果遇到纠纷的,可以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