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款利率标准最高多少合法? |
释义 |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二、民间借款利率标准最高多少是合法的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民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1、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6.10 六个月至一年(含)6.56 2、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6.65 三至五年(含)6.90 五年以上 7.05 三、年利率36%以上的借贷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新司法解释明确,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而相互拆借资金,司法应当予以保护。民间借贷利息只要不超过银行的四倍就受法律保护,如果嫌利息高了,也可以与对方谈判要求降利息。 最高法院研究了1990年以来10多年央行颁布的利率。研究发现,央行颁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变化比较大,最低是百分之二点几,最高的是百分之十二点几,中间较多的是5%至8%,最后我们选了中间的6%,又参照传统4倍的含义,从而得出24%的这样一个数字。 在24%以内,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作为民事司法审判,法院都要给予法律保护。规定36%以上无效的含义是,如果当事人原来自愿偿还了利息,基于合同无效,又想要回来,法院将予以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