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威胁行为可以作为赔偿的依据,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十一条:单位人员因执行任务造成损害,由单位承担。 2.《侵权责任法》第四条: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抢劫、勒索财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威胁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如果该行为导致了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的威胁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抢劫、勒索等犯罪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应当优先追究刑事责任,而后再进行民事赔偿。因此,在威胁行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赔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