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
释义 | 1、违规风险:违规,即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是行业规定的行为。这些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称为违规风险。违规行为经常是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强制性规定为其表现形式,这些行为的后果最终都会受到国家的追究和制裁。此类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往往损失巨大,甚至导致一个企业的死亡。2、怠于行使权利的风险:怠于行使权利,主要表现为不积极主动的行使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从而发生了本不应发生的不利后果。典型的情况就包括怠于行使诉权,从而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受到法律强制保护的法律后果。3、违约风险:违约,即违反约定的行为。违约行为主要发生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不按交易双方的约定进行交易是其主要外在表现形式。这类风险最终往往是以承担违约责任而告终。当然,违约风险有可能会导致己方损失的扩大,也有可能会导致己方损失的减少。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4、侵权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容易侵犯或被侵犯的权利包括: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新品种权等等)、商业秘密、股东权益、劳动者权益等等。5、其他行为不当引发的风险,主要是指除上述4类外的其他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 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条件有哪些 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上市公司收购针对的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也就是公司发行在外且被投资者持有的公司股票,不包括公司库存股票和公司以自己名义直接持有的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前者如公司在发行股票过程中预留或未出售的股票,后者如公司购买本公司股票后尚未注销的部分。2、上市公司收购须借助证券交易场所完成。证券交易场所是依法设立、经批准进行证券买卖或交易的场所,分为集中交易场所(即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场所。3、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买进或卖出上市公司股票达到一定比例的,要受上市公司收购规则的约束。持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在商业上通常尚未构成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八十五条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第六十二条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第七十条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上市公司有哪些福利 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关于上市公司的福利问题,具体看每个公司自己的规定,大概有:一、基本月薪和佣金二、现金补贴三、节日礼品四、年终奖金六、带薪年假七、旅游、拓展和培训八、保险 主板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的主板上市公司,从研发投入层面看,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的主板上市公司共16家,主要集中在上汽集团为代表的制造业(7家)、中国建筑为代表的建筑业(6家)和中国石油为代表的采矿业(2家) 国企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科技、中国核电、中核国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四维图新、乐凯胶片、航天工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华锦股份、北方国际、光电股份) 上市公司类型有哪些 1、债券型上市公司,即经批准后已经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2、股票型上市公司,即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该内容由 南永浩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