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社保15年和20年区别
释义
    交社保15年和20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交费不同;
    2、缴纳不同:连续缴纳年限,一般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里对外地户口的人来说比较重要,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或者是大城市中有户口的本地人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必要;
    3、退体金不同:开始缴纳社保,到最终停止缴纳社保,一共缴纳了多少年。这其中如果有断缴的情况的话,断缴的年限是会被刨除去的。也就是说,假如你从1998年开始缴社保,缴到2018年,一共经历了20年,但其中2000年和2001年有两年没有缴社保,那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就应该是20-2=18年。而“连续缴费年限”,就是你连续缴纳社保时间段的年限,中间只要断了,就要重新计算。
    1、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只要员工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交15年或者20年首先说明满足了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条件。年限不同的唯一区别就是退休后领取的数量不同,交20年的领取的养老金相对于就多一些。
    2、这是因为养老金领取的数额和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有关: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大,养老金领取的就越多。
    二、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6: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