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冠病毒疫情隐瞒处罚措施是什么? |
释义 | 故意隐瞒疫情将受到法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如实报告或隐匿疫情将受到拘留和罚款,故意传播新冠病毒可能面临死刑。违反防疫规定、拒绝消毒、纵容传播疾病等行为也将受到刑事处罚。对于隐瞒疫情的行为,根据犯罪行为和后果,可由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来处理。 法律分析 一、故意隐瞒疫情会受到什么处罚? 从疫情严重区域返乡和与此类人员有无防护密切接触的个人、单位不如实报告或隐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故意传播新冠肺炎病原体的确诊患者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二、相关情况认定 聚会聚餐、聚众赌博、操办宴席等违规聚集;应当关闭歇业的公共场所不执行关闭歇业规定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和第七十条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不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进入公共场所,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七年徒刑。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以及污染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准许、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以及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其他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七年徒刑。 隐瞒疫情应当根据其犯罪行为和事实后果来判决,对于不遵守行政法规命令的可以按照行政处罚来进行拘留处理,但涉及到还存在故意传播疫情等情况的,还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当由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后判决处理。 结语 故意隐瞒疫情或传播新冠病毒等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如实报告或隐匿疫情的个人或单位,可能面临拘留五日至十日和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而故意传播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最高可判处死刑。违反防疫规定、违规聚集等行为也将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对于引起疫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行为,最高可判处七年徒刑。根据犯罪行为和后果,隐瞒疫情的处理将根据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相结合,在调查取证后由司法机关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章 疫苗流通 第三十六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的接种单位配送疫苗。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行配送疫苗应当具备疫苗冷链储存、运输条件,也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疫苗配送单位配送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收取储存、运输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正):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 第二十八条 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农药、兽药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销售台账,记录购买者、销售日期和药品施用范围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七章 疫苗上市后管理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疫苗行业发展情况,组织对疫苗品种开展上市后评价,发现该疫苗品种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安全性、有效性或者质量可控性明显劣于预防、控制同种疾病的其他疫苗品种的,应当注销该品种所有疫苗的药品注册证书并废止相应的国家药品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